《家是什么》教学反思
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,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,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,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家是什么》教学反思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《家是什么》教学反思1这次个人研究课,我选择的课文是三年级下第四单元第16课《家是什么》。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课文,通过两个真实的故事,说明了家是充满亲情的地方!课文通过正反两个事例的对比,揭示了家的内涵。全文夹叙夹议,先摆事实,再下结论,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文章。我牢牢抓住课文的主要精髓——家是什么,展开教学。
一、读准字音,理解词语
进入三年级后,更多的是自主识字,学生通过预习,基本可以读准字音,认清字形,但对于个别容易读错、写错的字,有必要在课堂中做提醒,例如:竹篱茅舍的舍,是多音字,读第四声,我告诉学生,舍在这里是房子的意思,因此读“shè”。又如“洛杉矶、卢旺达”与学生的生活较远,也有必要让学生多读几遍,读正确。
前两个单元的重点是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,课文中词语的理解我也是各有侧重点。课文开始,出示了洛杉矶和卢旺达后,我带领学生一起读读书后的注解,也是告诉学生读书的方法,不要遗漏书后的注解。其次,我充分利用媒体,出示图片,让学生理解“别墅、竹篱茅舍、高堂华屋”,为家是什么的概念,进行铺设感悟。在理解“离散丧生、辗转数地、悲喜交集”这三个词语时,我又设计联系上下文理解,例如 ……此处隐藏2663个字……展朗读教学。学生在反复地朗读——①初读(感知性读)②研读(理解性读)③品读(情感性读)。最终体会到“家”的真正含义。
二、利用媒体,解决难点。
“悲喜交集”一词的理解是课文第4节的难点,三年级的小朋友是难体会的。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填空题,“当热拉尔冒着生命危险辗转数地,找到自己的亲生骨肉时,不禁悲喜交集,悲的是xxx,喜的是xxx,他终于又有家了”。填空题只是从字面理解“悲喜交集”。为了让他们深入体会这一复杂的情感,我在后面环节中插入了影片《卢旺达饭店》中的一个感人片段。通过影片的直观画面,人物的激情演出,音乐的渲染,使学生深刻体验了“悲喜交集”的复杂情感。在此基础上,让学生选用教师所给的词,并根据影片的画面加上合适的神态和语言描写,把悲喜交集的感受叙述出来,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。这样做,使得学生对“家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”的认识水到渠成。
三、重视想象,发展思维。
在本课教学中,我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,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延伸。第一个故事中富翁把家说成是“我的房子”,这是课文的一个难点,阐述了“有房不一定有家”的深奥道理。在教学中,我设计填空:虽然富翁住的是别墅,但他没有亲人,更没亲情,当他时,没有家人,所以。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富翁有房无家的原因进行补充,了解到富翁在高兴时没有人分享,在忧愁时没有人分担,发展了学生的思维,并深化了对“有房不一定有家”的深奥道理的认识。
通过本次教学实践,我也深深感受要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,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,更要心中装着学生,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,真正确立以“学生发展为本”的理念,衷心感谢研训部给予我这次锻炼提高的机会。我将会不断努力,大胆实践,再创优异成绩!